7月10日,宜昌市气象台发布高温黄色预警信号最大的配资公司,当日最高气温已攀升至37℃。国网湖北超高压公司鄂西北运维分部运维人员,却在宜昌市点军区观庙埫村500千伏葛双二回线的铁塔上,与高温、高压展开了一场“正面交锋”。
前一日上午,该分部运维人员利用无人机对500千伏葛双二回开展精细化自主巡检和声光飞行工作时发现7号塔的一处危急缺陷,存在导线脱出风险。
该线路起于葛洲坝开关站,止于双河变电站,是葛洲坝水电外送的重要通道,也是武汉地区重要的电力输送枢纽,一旦发生事故,极有可能对整个武汉城市圈甚至跨区电网的稳定运行造成重大影响。分部及时对现场环境研判分析,最终选定“无人机抛挂滑车+电动升降装置(小飞人)”带电作业的方式进行消缺处理。
为避开高温时段,本次作业选择在6时05分进行。“作业前,认真检查屏蔽服连接情况,做好防暑工作。”工作负责人李少军用洪亮的嗓音给同事们提醒叮嘱,本次也是这个青工团队自主实施等电位作业的首秀。
铺好防潮布、核对工器具数量、逐一确认好准备工作后,等电位作业人员刘钰龙麻利地穿上近3公斤重、全身布满铜丝的屏蔽服。“这套衣服在高温下十分闷热,作业时就像是穿着铠甲在‘桑拿房’里走钢丝。”刘钰龙边调整安全带边打趣道,额角的汗珠已顺着下巴滴在胸前的屏蔽服上,转瞬蒸发成一个浅灰色的水痕。
“利用‘小飞人’开展带电作业是分部带电作业的主流方法之一,相比传统攀爬铁塔和绝缘软梯等方式,高空作业人员从原来的2-3人缩减为1人,单次作业可节省1个小时左右的登高时间。”李少军介绍。
在无人机飞手黄嘉乐的操作下,专用滑车装置被吊送至距离地面50米左右的导线上方,滑车上悬挂的绝缘绳随之垂落至地面。刘钰龙随即坐到这套升降装置的“小凳子”上,操作手柄使其顺着绝缘绳匀速上升,如同坐“电梯”一般。随着“呲啦”一阵刺耳的电弧声,他顺利到达导线下方并挂好接地棒,只见他抬手抓住其中两根导线,采用引体向上的方式,两条腿高高抬起,用膝窝处紧紧夹住两根导线,手臂用力向下撑,利用惯性迅速跨坐在导线上。虽是清晨,室外温度依然直逼33℃,即使戴着手套也能感受到一种滚烫感袭来,调整了几下呼吸后,刘钰龙双手扶着导线,稳步抵达缺陷处,随即开始“修复手术”。
经过近半小时的紧张操作最大的配资公司,最终几人顺利完成了消缺任务,累计减少停电时长约8小时,保障约2880万千瓦时绿色清洁能源安全输送,有效提升了湖北主网与跨区电网的安全运行水平。(通讯员汪明洋)
优先配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